当前位置:首页 > 葛仙山资讯 > 正文内容

上饶葛仙山风景名胜区

虚观 又名葛仙祠。史载:汉末赤乌间,葛玄以“四要、九训”行教于鹅湖山,于兹“凿石为穴,藏于陇首”。唐代,道教盛行。咸通(860—874)中,懿宗李崔因旌表葛玄潜心修道,助世于民而敕命在鹅湖山西麓建宗华观奉祀葛玄。北宗治平二年(1065),英宗赵曙赐额改为玉虚观,元初,玉虚观毁于兵燹。故葛仙祠又称玉虚观,乃源出于此。

慈济寺 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(1602)。寺内主要建筑大雄宝殿和天王殿,1984年10月均毁于火,1985年底至1986年,先后修复。1993年11月扩建,至1995年8月竣工。重新扩建后的慈济寺,为庑殿式建构,飞檐翘角,碧瓦黄墙,朱门金钉,气势端庄。寺门正上方悬挂着全国政协副主席、中国佛协会长、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的“慈济寺”寺名匾额。  舍身崖 在玉虚观北东300米处,系全山最高点。孤崖兀耸,下临深谷。崖边有危石陡峭,悬伸于深谷上空。俯看危崖壁畔有一级、二级、三级危石依次层伸。这三级陡崖之相对高差分别约100米、50米、25米。陡崖是由一组侧列式张扭断层切割花岗石而形成。相传:一冤屈女子在此处舍身跳崖后被“葛仙翁”拂风救起,故称“舍身崖”。  香炉峰 在玉虚观正对面,南西方向,水平距约3500米,峰高1037米,状如大香炉。丽日中天时,峰呈青色,夕阳西映又现淡金色。清晨薄暮,峰端浮云海,绰约多姿,风雪雨晦则又隐没无垠。峰顶方圆数亩,古木参天,风景绝佳。从葛仙殿“葛仙翁”塑像正中点远视香炉峰巅,可见峰后又一高峰叠耸,酷似两炉相偎,蔚为奇观。
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上饶葛仙山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srgxs.cn/?id=5

分享给朋友:
返回列表

上一篇:江西省上饶市葛仙山的历史

没有最新的文章了...

“上饶葛仙山风景名胜区” 的相关文章

葛仙山解签之祥解---关帝灵签

第一签→甲甲→汉高祖入关▼大吉▼ (一本作“十八学土登瀛洲”)   巍巍独步向云间,玉殿千官第一班。 富贵荣华天付汝,福如东海寿如山。 (“千官”一本作“仙官”)     【圣意】功名遂,福祿全。讼得理,病即痊。桑麻熟,婚姻联。孕生子,行人还。(“联”一本作“...

江西省上饶市葛仙山的历史

葛仙山地处江西铅山县境东南部,为武夷山北坡支脉,主峰高 1096米。据史载,葛仙山乃为葛玄修道成仙之所,故得名。清道光四年《铅山县志》载,葛仙山为葛玄“修炼升天处”,清同治年间《铅山县志》也记载有:“玉虚观……昔葛玄炼丹其地,唐咸通(860——873)中建宗华观;宋治平二年(1065)改赐今额。”由...